觀樹教育基金會成立於1999年,為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先生基於企業家的社會責任,私人捐助成立。本基金會取佛經中之「觀樹」為名,以「人與萬物和諧共榮」之景為期許;以「感樹恩、念地德,起而行、化眾生」自期。
「觀樹」二字出自佛經「普曜經–觀樹品」,具有佛家園林思想的意境。園林思想乃是原始佛教的基本精神,亦即是自然思想。觀樹教育基金會以此為名,並於成立2年之後(2001年),鎖定以「環境教育」為本會主要宗旨,並以環境教育與人文關懷為本會首要工作,與「觀樹」二字之精神緊密結合。
環境教育是為了讓民眾瞭解人類與其生存環境之間的緊密關係。在這裡的「環境」包含自然的、人文的與產業的層次。環境教育著重在知識、態度與價值觀的養成,最終的目的是希望產生負責任的環境行為。因此觀樹教育基金會所推動之環境學習中心及其方案,皆強調與生活、產業、生態結合,以便大眾能落實在日常生活中,實踐負責任的環境行為,與目前台灣普遍以自然體驗為主之環境教育截然不同。
觀樹教育基金會以豎立台灣「環境學習中心」的標竿為目標,歷來主要執行的專案包括:
- 2000~2003 認養「台灣鐵路舊山線苗栗段」,於勝興車站成立環境解說中心;
- 2003~2005 執行「彰化成功營區綠色環境學習營地」整體規劃與試營運,以「環境學習中心」的型態實現閒置空間再利用的範例;
- 2006~2011 受民間企業委託,公益經營苗栗苑裡「有機稻場」環境學習中心,成為中部知名的有機推廣基地;
- 2009- 受林務局委託進駐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村推動「成龍濕地社區學習參與計畫」迄今;
- 2012- 於苗栗縣苑裡鎮租地成立「裡山塾」環境學習中心,積極探索台灣的里山精神,透過教育活動引領民眾了解飲食與農業、環境永續之間的緊密關係。
- 2018- 基金會依新修正「建築技術規則」在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村自費興建一棟結合防洪、考量高齡化、落實綠建築概念的示範高腳屋,命名為「蝦董ㄟ躼腳厝—成龍溼地說書館」。於2018年落成,目前由本會營運管理,並對外開放團體預約參訪。
此外,觀樹基金會亦以環境教育為核心,參與文化資產保存、閒置空間再利用與社區營造、城鄉風貌再造、產業文化創意輔導等等工作。
除環境教育外,基於人文關懷,觀樹基金會於2002年起增設「教育社福組」,專責辦理「藍鵲家族」專案,關心中部地區偏遠學校教育資源與社經弱勢家庭子女教育議題。2012年起,將公益性捐款等事務與「藍鵲家族」專案整合成為「公益事務組」,未來更希望與本會所推動之環境教育專案,進行地方深耕性的結合,讓公益事務更貼近地方需求。
- 觀樹教育基金會官方網站
- 更認識觀樹教育基金會-裡山塾環境學習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