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養台鐵舊山線苗栗段

蜿蜒於苗栗三義與台中后里間、擁有無數美景、橋樑隧道的台鐵山線鐵路,於1998年9月24日被截彎取直的新山線取代後,功成身退,火車不再來。這段長度15.9公里的舊山線鐵路,在興建時必須穿越重重天險,遇山鑿洞、遇水架橋,使得此一路段成為縱貫線最後通車的路段,全線於1908年通車後,具體展現了台灣鐵道工程發展的智慧。不論是令人驚嘆的連續隧道群、台灣鐵路最高點「勝興車站」、「台灣鐵路藝術極品」的魚藤坪橋、內社川橋,或是加大橋墩跨距以減少河川擾流的花樑式大安溪鐵橋,都是台灣鐵道工藝發展的重要見證。除此之外,沿線的生態景觀,聚落的人文風情,因鐵道興築而興衰的產業,都是無形的重要文化資產。

停駛後的三義舊山線,很快面臨了發展觀光與拆除的爭議,台灣鐵路局則因長年虧損,在新山線通車後有意放棄此一瑰寶。觀樹教育基金會乃於2000年11月,向台灣鐵路局階段性認養三義舊山線苗栗段(包含勝興車站、龍騰斷橋),為期兩年。

為了善盡維護管理職責,觀樹教育基金會以「勝興車站」為中心,嘗試將此一「閒置空間」再利用為「環境教育的實踐場域」,透過各種解說、教育活動的辦理,帶領當地的商家、住民、在地的學校、來訪的遊客,一同來瞭解舊山線所蘊含的豐富意義。

針對「勝興社區」,觀樹教育基金會舉辦「戀戀山城—勝興憶往」社造活動,透過訪談整理勝興人的「環境自傳」,回憶舊山線停駛前後的變化,也凝聚居民的感情。為了使社區商家思考兼顧生產、生活、生態「三生共存」的環境,利用螢火蟲季來臨前舉辦「火焰蟲討脯娘」社區講座,討論社區的廢水處理議題,並以「勝興社區暑期學校—綠色召集令」帶動社區共同成長。針對舊山線沿線學校,則以舉辦「舊山線種籽教師研習」及「舊山線環境教育輔助教材」,提供教師以舊山線為主題教學的課程建議,鼓勵教師走出教室,利用真實的戶外環境來進行教學。針對一般的遊客,除了配合主題辦理活動之外,於星期例假日舉辦「勝興停看聽」定時定點解說活動,希望在無法控制遊客量的狀況下,提昇遊憩品質,將對環境的衝擊降至最低。2002年9月,更配合文建會與苗栗縣文化局辦理「認識古蹟日—世界襲產潛力點」〈臥虎藏龍舊山線〉與舊山線停駛紀念系列活動。

因為是由民間單位認養三義舊山線,觀樹教育基金會在經營管理期間並不具有公權力,面對當地所面臨的諸多問題,無法根本解決。幸而,透過兩年認養期間的努力,已經引發社會大眾的關注,完成階段性任務,讓舊山線得以保存,並受文建會選為世界遺產潛力點。2003年3月19日,觀樹教育基金會舉辦了「三義舊山線惜別展」,宣告結束階段性認養任務。觀樹教育基金會也因本案,於2002年4月獲內政部肯定,榮頒「宏揚古蹟」匾額。

舊山線活動照
舊山線活動照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