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裡山塾

2011年八月,觀樹教育基金會將「有機稻場」返還山水米公司,由其自行營運之後,觀樹教育基金會也為尋找更多元的環境教育題材,展開一段新的旅程。2011年底,我們在苑裡鎮蕉埔里找到一間廢棄的舊天主堂,同地主租下天主堂及相鄰的數片小土地,整理成今天的「裡山塾」。

「裡山塾」這個名字,與聯合國與林務局近來提倡的「里山倡議」有關。

所謂「里山(satoyama)」是指住家、村落、耕地、池塘、溪流與山丘等混和地景,這樣的環境因為居民的合理運用,不僅提供了糧食、水源與生活物資,涵養在地文化,增加當地的生物多樣性,並達到環境永續利用的目標,是公認的永續型社會生態生產地景。透過「里山倡議(satoyama initiative)」,聯合國希望整理並建構世界各地的里山生活與環境管理模式,實踐人與環境和諧共存的願景。

「裡山塾」所在的苑裡鎮蕉埔里,具有綿延的山丘與蜿蜒其中的小溪,屋舍與水田、菜園坐落其中,丘陵地除栽種果樹、竹筍,也保留了林木做為建材、燃薪。以卵石堆疊的田埂、水井,丘陵間散佈的儲雨水塘,都展現了當地先民就地取材的智慧。丘陵與田地交雜的環境,更是台灣石虎的重要棲息地。在這樣的環境中,我們相信也隱藏著里山的管理智慧,值得我們去挖掘、整理並發揚!

所以,我們取苑裡的「裡」字,希望「裡山塾」可以述說「在苑裡的淺山丘陵環境中,挖掘里山智慧,學習人與環境和諧共存」的種種故事。「裡山塾」環境學習中心將以「里山生活」及「食在很重要」兩個議題做為中心的環境教育發展主軸。

插秧活動照片

里山生活

里山的生活方式與環境管理模式,隱藏著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智慧,以及未來環境問題的可能解答。我們相信,在「裡山塾」所在的蕉埔社區環境中,也隱藏著這樣的傳統智慧,值得我們深入挖掘、保存與學習。然而,蕉埔社區也同時面臨人口老化、土地休耕、產業活化、傳統智慧漸漸凋零等課題,同樣值得大家一同來瞭解,積極面對,尋找解決方案,讓里山生活的智慧得以延續。

食在很重要

我們相信,消費者的力量可以讓這個世界更美好。友善環境的耕作也需要有智慧與理想的消費者來支持。「裡山塾」將持續推動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,生產讓消費者跟大自然都安心的產品,也邀請您一起來學習友善環境的消費觀念,讓自己更健康,並發揮消費者的力量,帶動「裡山塾」周邊的田地復耕,發展友善環境產業,讓在地社區恢復活力,協助實現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里山願景!

返回頂端